|
正文前先说明,该帐号完全是因为看到了”奔溃论”一帖及周边贴,专门注册的,就为了说几句心里话。不喜勿喷~
我是02年到英国的,先后在英国经历了硕士研究生,博士研究,大学研究员(博士后),英国企业,英国大学教职各个人生阶段,目前还在英国生活。十几年间因项目,课题交流等等活动跟国内很多企业,单位联系也比较密切,所以觉得个人对“崩溃论”及其周边的各项话题都有比较真实的体验,愿意跟涯友们分享交流一下。
中国崩溃论是站不住脚的,中国市场超大,充满活力,国内现在人人都拼命向上(心怀中国梦),这样的社会除非出现大的动荡,否则不会出现所谓的“崩溃”,只会向前,只是速度快慢而已。再者,就是所谓的崩溃,到底如何定义,是老百姓吃不上饭叫崩溃?还是每月无存款叫崩溃?或者说即使银行里存款大笔,还是心无定数叫崩溃?这个真是各人各样。讨论这个话题毫无意义。
关于国内生活质量好,还是国外生活质量好,这个更是见仁见智。国外环境好,竞争比国内略小(资源相对人口来说还是多),社会有保底福利,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冷清很多(无聊)。国内机会多,活力大,文化认同感强,娱乐项目丰富。我个人的感觉是,对未成家,没有孩子的年轻人来说,国内相对吸引力要大的多。因为一切都是未知,人天性里是有探索未知的诉求的,所以愿意拼搏,憧憬未来。但是对于有家,有孩子的人来说,国外生活相对比较安定,不会有大的波折,尤其对中国家庭来说,一旦有了孩子,个人重心或多或少会向孩子,家庭偏移,这个时候个人的未来是什么样子,其实都是围绕孩子的未来来定的了。这个阶段,一个稳定的职业,可预期的未来就很重要,而国外的环境恰恰是这样的一个氛围,人生的变化很小,对外国人来说,出生的阶层,基本上就决定了他们一生的阶层。
我这些年对国内变化有切身的体会,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我读书的时候,基本上周围的中国学生都在打工,基本上留学就是打工+读书这样的节奏。到2004-2006年左右,英国突然激增了一批家庭条件明显好于我们那一代的中国学生(江浙,广东,北京),对这批学生来讲读书+社交是他们的主旋律。英国的奖学金一直很少,来读书的基本上都是自费。同时期,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开始增多(访问学者的节奏一直是旅游,至今未变)。等我在大学工作后,中国学生的数量达到了高峰,我带的研究生,博士生中,中国与外国的学生数量基本上是1:1(当然这与我个人是中国人也有关系,中国学生大概觉得中国导师比较好交流,所以在我这扎堆)。同时,国家公派博士生计划开始,几乎国内好点的大学,都有前1,2名的研究生到这边来读书。我说这些的意思是说,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,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。
关于留在海外的人跟归国人员的比例问题:这个毫无疑问的近几年,英国这边如果不是家里条件实在困难,需要黑下工作的,留学生大部分都回国了。原因有两个,不分主次。第一,国内发展好,机会多,有朋友圈子(起码没进过社会的学生通过媒体的宣传是这么认为的)。第二,英国的移民政策这几年变动很大,总结就一句话,对于外籍人士来说,有钱,欢迎,没钱你就别待了,社会实在承受不了。我的学生因为这两个原因回国的都有,基本上各占50%。完全不存在是不是因为爱国这个原因。关于爱国这个话题,我认为其实很简单,爱国就是爱自己,爱自己的家庭,爱周围的人,这就行了,人人都能做到,就是爱国了。其他的调调我个人认为都是胡扯。
关于留英人员就业,发展问题:留英的现代人群(不包括打工类),基本上两大类,投行+物流+石油和研究机构。这批人的生存情况也有很大不同,投行+物流+石油口的,入行后薪金很高(通常本科毕业40k+, 年底分红,每年20%-30%的涨薪比例,每年到手大概100K-200k都有),问题是有上升瓶颈,突破不了中层,基本上在30-35岁左右,会被裁员。入行/裁员跟所谓的个人能力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,我个人觉得都是运气的问题,不存在投行的都是精英,被裁的都是losers,都是资本操作的结果。研究机构的从业者相对收入少(终生教职,讲师类最低的30k+起薪),但是清闲,个人可支配时间多,一般都有副业,基本不存在失业风险,但是发展缓慢,这个结构其实跟国内差不多。这两者就是一个挣眼前的钱,一个挣未来的钱。
关于我知道的国内同水平人员的就业发展问题:我的同学一直在国内发展的,现在还联系的,基本上都是在企业中层了,年收入都在30/40w+这样的水平上。我的学生回国的什么情况的都有,有自己做公司的,在外企的,国企的,私企的,基本上收入应该在10w+现在。我的中层同学们有个共同的感受,那就是累,他们这个累到底是什么程度,我可能无法感受,因为我觉得我在英国也累,但每次谈到这个话题,他们就说英国的累比不了国内的累。我的理解是,我在英国的累是因为工作量大,国内的累可能是琐事儿多,人际关系什么的。但是不管是那种累,都是累啊。
http://lb0398.com/kun/9652650.html |
|